首页 | 高教动态 | 发展规划 | 大学章程 | 治校参考 | 暑期研讨 | 综合治理 | 法治宣传 
当前位置: 首页>>治校参考>>正文
 
     
     
   
(51)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下)
2016-04-07 14:07  

——访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

不能为了创业过程中的一些需要,忽视学业打基础的重要性

  记者:我们去高校走访与调研的时候会发现,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与学校的专业教育结合得不是特别紧密,从我个人的观察是大部分放在课堂之外。您觉得应如何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跟专业教育以及人才培养计划的结合呢?

  龚克:先说下一个大的概念,创业和学业的关系。第一,学业是第一位的,是学生一辈子发展最基础的东西,无论创业还是就业,这点绝对不能动摇!第二,学业和创业要相互结合,创业要想办法融到学业里面去。第三,也是我更希望做到的是,学业和创业相互促进。我们说到“学然后知不足”,实际上“做然后更知不足”。南开大学创业的领导小组过去由团委来做,现在我们把教务处放进来。我们努力地想让学生在创业中表现出主动性,表现出对知识的一种渴望,把它带到我们的学业里来。

  刚才您说的非常重要,我们碰到的情况是,创新创业和我们的专业、这个阶段的课程不是那么自然、那么好的结合。这一点来说,我们正在探索,看怎么找到结合的方向,它可能会触动一个比较大的调整。我想有几件事要做。

  第一,我们要用改革的精神来做,如果守着现成的课程计划、教学方法都不变,那这是做不成的。

  第二,我们要做得非常谨慎。现在多年形成的教学经验,这个方案有它合理的一面,这几年总体来说是成功的,不能盲目地改,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打好坚实的学识基础,无论对创业也好,对就业也好,对长远发展也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为什么强调学业的地位呢?因为学业是打基础的,打基础就要优先,就得打得牢。不能仅仅为了在创业过程中某一些需要,就忽视打基础的重要性。

  所以,我觉得这两个很重要。我们不能死守着现成的东西不变;另外,现成的东西我们做得好的,也不能轻易地抛弃。

  记者:那么,与直接面向就业市场的高职高专以及地方院校相比,高水平大学的创业创新教育的着力点、侧重点应该在什么地方呢?

  龚克: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比较,我的理解是,普通教育比较侧重于打基础,职业教育在有一定的基础后,更侧重于职业技能的训练。在整个产业发展过程中,如果都在机械或者电子行业就业的话,不同教育所起的角色还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普通教育来讲,打牢学生的基础仍然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条。

  但是,打牢基础并不只靠增加学识,并不是靠死记硬背来做到的。我自己有一个体会。我是77级,我们那时候为什么这么肯学?是因为我们之前在工厂实践过程中,真的深感自己知识贫乏,真的是想学。在实践中激发问题意识,这对于学生主动学习是非常有好处的。学生的创业不能仅仅局限于提高了专业技能,而是这个创业活动是不是能够反馈到他的学习能力的提升上来。

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代,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记者:提升高校的教学水平与创新能力,它的落脚点与最终体现都是人才培养质量。南开大学的教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我的理解是提倡学生全面发展,学以致用,勇于创新,引领时代发展。我们知道,2011年年底的时候,南开大学出台了《素质教育实施纲要》,提出了“公能教育”的概念。您也曾经说过,“南开绝不能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您为什么会这样说?您能否介绍下“公能教育”的内涵?

  龚克:“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当时社会上对高校,特别是对重点大学培养人的一个批评。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也看到一些能力很强但是比较利己的人,虽然还只是个别的现象。我们在南开提倡“公能教育”,特别是制定了2011年的《素质教育实施纲要》,这是作为“十二五”期间的一个纲要,现在我们正在做这个纲要的“十三五”升级版。我们有这么几个想法:

  一是,一百年来,南开的教育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从1904年创办南开学校的时候,一个非常明确的目的就是救国。南开能培养出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很多优秀人才,它的教育有它的特点,用校训来讲就是“允公允能”。“公”是国家民族,学生要懂得他的人生价值在于他的社会贡献,他应该是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

  1938年,周恩来在重庆南开讲话,说今天我们当前最大的“公”就是坚持抗战到底,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这是1938年最大的“公”。到了2016年,我们最大的“公”是实现我们“两个百年”的中国梦。这是这一代青年的责任。从现在开始二十来岁的大学生,到2050年是五十来岁,多好的年龄!他们是真正亲手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国梦的这一代,所以他们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是社会责任感不是靠教条教给他们的,而是要在实践中体会到的。所以我们特别强调在社会实践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是我们教育非常注重的。

  另外,南开教育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重视体育。因为体质是一个人的物质基础,身体都不行了,思想、品德、知识、能力拿什么承载?你必须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是把德、智、体、美看成四种课程,你分别上了、考了好像就好了。我们的想法是,把德、智、体、美融合起来。当年南开有一门东北地理课,它本身就是爱国主义课。现在政治课就专门讲政治,学科课就专门讲学科,体育课变成了练技巧的,不是提高体质。还有,艺术教育很重要,但是美学教育不等于艺术教育,而现在我们的美学教育就变成了艺术教育。

  美学精神、审美情趣、道德情操,怎么样才能够把它们融合起来?我认为一个突破点就是,把它们汇聚教师身上,然后教师一定会在其言谈举止中带给学生,感染到学生,引导着学生。所以,我们这几年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是培养“允公允能”的教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师,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他的德行气质和社会责任感都会体现到他的课程教学环节里面去。无论他做什么事情,追求全面发展,热爱体育,锻炼身体,这些东西都会影响学生。

  在“公能教育”里,把创新创业、学生主动接触社会、解决具体问题、进行团结合作等内容,纳入到教学环节里来,这是我们目前在策划的。我们希望,南开在新的时代,能够把百年“公能教育”与现在中国的振兴、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为我们创一流加快发展步伐。

要把所有的教育活动,纳入到整体的素质教育框架

  记者:您刚才说到培养“允公允能”的教师,我也特别有体会。我曾经参与过一个全国性的学生学习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受同伴影响最大,除此之外就是教师。教师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无处不在的。另外,您谈到素质教育,我想问一问,素质教育跟我们经常提到的通识教育,是不是一回事儿?

  龚克:很多人会认为是一回事儿,我认为不是一回事儿,因为着眼点不一样。但有异曲同工之处。那么它们异曲同工的地方在哪儿呢?

  通识教育是与专门教育、专业教育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素质教育是包含通识教育的。因为如果没有通识的话,素质全面发展就缺少一个抓手。但是,素质教育也包含了专业教育,专业素质是我们要培养的非常重要的素质之一。所以,我们提出素质教育,这是中国的提法,其实翻译成英文都很难翻的。

  那我们着眼的是什么呢?按照教育的解释,素质是人的内在的、长期起作用的那些要素。它在先天的基础上,比如一定体质,经过后天习得的。我们现在主要解决后天习得这一部分,它变成了一个内在的、必须稳定的因素。这就应了爱因斯坦讲的那句话,“当你忘了学校教给你的所有东西时,剩下的就是教育!”也就是说,不是刻意去想的这个东西,它已经变成了习惯,比如说当卓越变成人的习惯的时候,就变成了素质。这就是教育的本质。

  所以,素质教育是着眼教育本质的,不能简单地归于通识,它包含通识。另外,一定不能把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割裂开来。素质教育在培养专业素质的时候,要以专业的知识作为载体。所以,素质教育超越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是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更好的一个提法,更好的一个教育观念。

  记者:从社会上来讲,一般认为,素质教育是针对中小学的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那么我们高校谈的素质教育,与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有什么相同或不同吗?

  龚克:中小学素质教育针对应试教育而来是毫无问题的。但它出现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30年前,1985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一开门就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

  现在素质教育做得不够理想,在中小学推行特别困难,甚至家长都不太满意,我觉得有一个问题,跟你刚才提的有关系,就是我们把素质放到知识、能力之外了。现在是知识、能力、素质这三者并提。好像素质在知识、能力之外,而不是包含了这两者,它和学业知识的增长、能力的训练脱节了。而我们今天谈的素质是一个全面的素质。教育规划纲要讲到,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这个战略主题绝不仅仅是在知识、能力之外的,仅仅以文体活动为载体的那个素质,否则就很难说它是战略主题了。

  因此,素质是包含着知识、能力、品行、作风、体魄等所有在内的综合的素质。我们在大学提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素质。其实,中小学也要改变这个观念,要把所有的教育活动纳入到一个整体的素质教育框架,来测评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素质是如何发展的。当然,这是一个大的教育改革了。

  记者:您刚才说到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概念,我个人认为可以依次包含,比如,能力包含知识,素质包含能力和知识。

  龚克:一个人没有知识,怎么能说他能力强呢!没有知识、能力,又怎么能说素质高呢?

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激励大学生勇于实践、善于学习

  记者: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刚才您也谈到,尤其我们实现“两个百年”中国梦的宏伟战略,要靠青年一代的努力来实现。那么,您对当前的大学生有些什么寄语和期望呢?

  龚克:从创新的角度,要改变原来一个重要的教育观念,就是一个孩子好不好,要看这个孩子乖不乖。怎么就叫“乖”?听大人的话,听老师的话,听领导的话嘛!就这样一个贯穿始终的教育观念,我觉得到了大学依然如此。

  这个观念必须要改变!要让学生敢于提问题,敢于挑战权威。当然,教育是帮他们理性地提问题,理性地挑战权威,这是我们的责任。所以,如果让我寄语同学们,我想简单地说:第一,希望他们勇于实践。第二,希望他们善于学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很多学习的动力是来自实践的。学和习是交替的,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茅以升先生曾经说,对于工科教育,我们可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引入一些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觉到他的力学知识不够,而力学知识不够就涉及数学知识不够,涉及物理知识不够,涉及工程技术不够,这样再引入学习,然后再有一轮实践,再来形成他学习的动力。我想,无论大学的课程怎么安排,但是从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过程来讲,要从实践开始。

  记者:从语言文字学来说,学习中的“学”和“习”就是分开的两个概念,“学”是获得知识,“习”是练习巩固,它本身就包含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么一个过程。只是我们现在更多地强调了学习中“学”的涵义。您也说到,希望大学生能够理性地提问题,理性地挑战权威。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特别鼓励挑战权威,那么我们当前应该怎么做?

  龚克:首先说尊重权威、尊重长辈,这是我们仍然要尊重的。但是,向长辈质疑,并不见得是对他的不尊重。实际上,我以前自己上课的时候,也曾抵触学生提问,因为他提问超出你原来预备的东西,甚至会打乱整个课堂的进程。我们现在需要习惯的是,接纳年轻人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我觉得这一点非常不容易,需要整个国家建立这样一个氛围。从小学做起,鼓励学生提问题,鼓励教师和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

  但事情也有另外一个方面,我们有时候问题提得不够理性。最核心的问题出在哪儿呢?是过于以我为中心,不考虑在这件事情上别人有不同的诉求。比如说早餐,有的学生起得晚,赶着上课前那几分钟去吃早餐,遇上排队可能会迟到。那么有学生说学校应该多开早餐窗口,不要让我们排队。但是,你真的坐下来跟他商量的时候,才知道多开早餐窗口要多雇人,多雇人要多增加成本,这成本就为一刻钟,你愿意不愿意承担?大家就会逐渐地理性。所以,理性提问、理性思考、理性表达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不断跳出自我的这样一个过程,这一点我觉得教育有责任。

  记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考验我们思维的缜密性、宽阔性,以及是否能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另外,是否能用契合的、有逻辑性的言语或文字把问题表达出来,我认为这本身也是创新能力的一个表现。

  龚克:你刚刚说到表达能力,实际上这是我们学生的一个弱项。我明显地看到我们的学生和美国的学生,甚至和我国香港地区的学生相比较,在表达的勇气上、在自信上都显得弱一点,因为我们过去对于这方面培训得比较少。

  再一个,根据对象、学科背景、经验和接触情况等去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达,或者做有针对性的介绍,我们这方面的训练都比较少。在就业的时候经常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到不同的用人单位求职,小企业、大公司、机关单位,用的都是一份简历,讲的都是一套话。在我看来,每换一个岗位,简历自述都要修改的,要拿你的能力去匹配他的需求。这是需要我们培养的。

  记者:要考虑不同主体客体的匹配度与契合度,包括我们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地运用甚至碰壁了之后,反馈回来,修正、调整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策略。

  龚克: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16-3-17)

 

关闭窗口
 
     
您是第 位访客

      版权所有 @ 2013 南昌工程学院发展规划处(高等教育发展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天祥大道289号(瑶湖校区) 邮编:330099 北京东路59号(彭家桥校区)